道法法师开示: 大乘般若经与东土的因缘(一) |
发布时间:2018-01-24 17:06 点击数:次 |
2017年7月,涤华禅师法宝《金刚经注解》与《心经感》合订本《般若禅心旨归集》,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。10月6日,般若禅林举办发布法会,特邀请《般若禅心旨归集》书名拟定者道法法师,为大众做《大乘般若经与东土的因缘》主题讲座。法师娓娓道来,揭秘中国人为何与般若经有甚深因缘,佛法为何能断了再续,心灯永传。现将道法法师开示刊出,以飨读者。
Update Required To play the media you will need to either update your browser to a recent version or update your Flash plugin.
为什么佛法灭了又续,续了又灭,最后我们还是愿意去接受。尤其是接受《心经》和《金刚经》。讲到这个问题就更具体了。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般若经。我们作为研究的人,搞学术研究的人喜欢问问题,就是刚才讲的这两个问题:佛法为什么从印度传到中国,更不用说在中国般若经广泛流行。这是两个问题,为什么?我以前研究佛教史,就琢磨到底是为什么。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会给出不同的答案。 事实上在我读书和在大学教书,搞这个研究,研究佛教历史的时候,这两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。后来,我2014年到河北柏林寺,当时的想法是闭关、阅藏。讲到读经,阅藏是我们中国人学习佛法,读经形式中最高的、最庄严的、最神圣的。所以我读书的时候就想,我这辈子一定要完成阅藏。阅藏最好是四十岁之前要完成。因为我是1995年读研究生,读佛学专业。那时我还不算老,还相当年轻,二十七、八岁,我想四十岁之前总是能完成的。结果呢?工作我们都知道,在学校里面我们象羊一样,被后面一把无形的鞭子抽着,所以忙着教书,忙着去申报课题,忙着写文章,忙着干什么……就没有时间去完成这样一个需要大块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——阅藏的工作。 后来,转眼四十多岁了,才出家。出家以后我想,出家的确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(我现在以个人出家的体会),出家人修行的条件比在家人是要好很多,这个要承认。因为我可以规划三年、五年我干什么。如果在单位里,那是不可以的。单位里先要上班,要养家糊口,有好多力量推着你不得不干一些表面上看来为单位、为家庭的那种所谓高尚的事情,就是奉献吧,其实就是迫不得已。出家以后就可以从容安排,未来三年、五年、十年、二十年都要干些什么,甚至我可以规划两个十年。我有两个十年规划,现在第一个十年规划已经执行了五年,而且可以从容去执行这样长远的规划。所以到柏林寺以后我就阅藏。我们阅藏传统的就是把一部大藏经请来,然后一路读下来。传统的龙藏以前的大藏经,第一部就是般若部。我就从《大般若经》读起,等读到有一品,名字很有意思,叫<东北方品>。这个在《大般若经》的438卷到439卷,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。当读到这一品内容的时候我就笑了,前面两个问题都得到解决了。 佛法为什么会传到中国,中国人一千多年吧,为什么对于般若类的经典,尤其是《金刚经》、《心经》那么感兴趣,可以说趋之若鹜,千年不衰,这一品交代得很清楚。佛陀在讲《大般若经》以后,跟自己弟子交代,佛陀在讲经的时候,不仅讲一部经会有咐嘱,甚至讲到其中重要的一品,他也会有交代,我这一品流行怎么样,然后交代谁谁谁把它记牢了。讲到般若经在佛陀身后流传的情况,佛陀做出了预言。佛陀说我灭度以后,我们知道佛陀说经的时候,主要的范围是在恒河流域。他说这部经我灭以后先传到东南方,就是沿着恒河流域向东南、向印度的东海岸这一带传播,然后沿着东海岸这一带往南,传播到南方,印度是半岛型的,传到尖尖那个地方就是南方了。然后再沿着西海岸传到西南方,然后再沿着西海岸继续传播,就传播到印度河流域这一带了,传播到西北方。然后再继续传播,就传播到印度的北方,号称北印度。就是现在阿富汗的南部、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这一带,这叫北印度。就传播到北方,这样就传了一圈了。 然后佛陀画风一转,这个经就从北方继续向东北方传播。这个东北方很显然不是指印度的东北方,因为已经传到了巴基斯坦克什米尔这一带。他所谓的东北方,很显然也不是指青藏高原,是指经过西域,传播到我们现在长江黄河流域这个东北方。我们看地理上正好相对于恒河流域是东北方,而且佛陀说传到这个东北方的时候,东北方的善男子、善女人,对于这个经可以说是极为热诚地信受。经里面就讲这个经会广泛流行、大做佛事。大做佛事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大家读这个经,依这个经修行,长盛不衰。那讲依经修行嘛,我们今天这个书的作者涤华禅师也是依经修行,他根据自己的修行经验还留下来这一部宝贵的著作。我们按照这样的指导也是依经修行。所以佛所说的经是可以拿来直接修行的,他就是指导大众修行的这样一个或长或短的开示,我们把他记录下来。或者当时佛陀说“这个叫什么什么经,你们记住了”,后来就形成文本流传各地。所以这个《大般若经》,包括我们现在讲的这些《大般若经》之外的一些单部的经,我们称为小部头的这些,甚至是极为精悍的《心经》,在中国各地流行。当然这个流行有一个过程。所以我后来就(正好我的佛教史的知识都用上了)再去想一下佛教史传的这些事,一下子就想通了,真的是这样。 当佛经传来以后,我们都知道大乘的、小乘的都是传来的,中国人对当时传来的佛法是不挑食的。那时候好像也没有这个本事来挑食。就是不管什么佛法传来,无论是大乘的、小乘的,我们都认真学习,而且依照这个经里面讲的方法去修行。不仅照着做,而且做得很好。无论是小乘的,无论是大乘的,中国人都做得很好。尤其是在早期中国人修小乘的教法,包括数息观、不净观等等,那个技术玩得非常熟,甚至证得初果二果三果的还不少。所以在南北朝早期的时候,尤其是北方。中国北方地区小乘的教法,尤其是禅法非常流行,甚至我们讲的天台宗历史上第一代祖师慧文禅师,人家是证得九次第定,证得灭尽三昧,证得灭尽定,证得无间三昧。这些三昧,这些定,他在不同的定之间转换是自由的,中间也没有杂念的,所以叫无间三昧。凡夫的妄想,它都会定与定之间转换的时候渗进去。他功夫做的绵密,功夫做的就那么严实。后来我们都知道,大乘的经典也传来了。 事实上大乘经典传来,早期从东汉的时候到两晋、南北朝,开始陆陆续续传来。大乘的经典,很显然,中国人看来比小乘的讲的要好。法界广大,成佛的目标高远,修行的方法善巧。比起原来那种小乘,小乘事实上我们现在看来,他是非常踏实的,比如数息观也好,四念处也好,甚至我们讲三十七道品,包括止观,一直到解脱,它是非常严谨的,一步一步一步老老实实修是能修成的。但是当大乘经典传来以后,经里面讲有种种大乘三昧。大乘三昧比小乘的禅法要高妙很多。比如说我们学般若经,用般若正观。慧思禅师就有一个随自意三昧,他就讲我们初学者就用这种般若正观空观来观,举心动念我们时时处处都用这种般若正观空观来观。观到后面,高者可以成就首楞严定。当然很少有人能证得,因为要证得大乘的三昧,佛陀在好多经里都强调,要广行六度,要无量劫以后才能证得三昧,叫大乘的三昧。所以相对来说小乘的这些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我们现在觉得很难了,但是南北朝的时候,中国人那个时候一点都不觉得难,而且有成就的人很多。不光是证得什么四禅八定,九次第定,还证得圣果。 我们现在印象中好像中国人很聪明,喜欢玩理论。但早期佛法传到中国来不是这样的,中国人注重实修。佛法之所以被中国人接受,就是中国人在实修的时候有验证。包括我们涤华禅师,还有那个烧的头骨,还有“泰”字,还留下舍利子。其实在民国以前差不多2000年,和尚(我们出家人)死了以后荼毗,烧出来一堆舍利子是很常见的,不稀奇。所以你要烧出来舍利子,证明你有成就,这个这个……因为大部分人都有,显不出你功夫太好。但是如果你留下肉身,千年不化,这个就比烧出来一堆舍利子看来要厉害很多。因为不是谁想留下肉身就能留下来。所以我们禅宗,中国所有的宗派里面最注重实修的就是禅宗(当然净土宗也注重实修,净土宗他不讲这个,他是讲往生的),我们禅宗是讲,不仅现生要开悟,要作证,而且你还要留下证据。所以中国禅师留下的证据是最多的,那就是留下一具肉身,不做任何防腐处理。我们现在很多人就瞎猜了,那肯定是防腐处理了。你想一想,当年列宁去世以后,为了保住这个躯体,这是进入现代了嘛,想了很多办法。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,也是为了保住这个肉身,想了很多办法。而我们古代的禅师,他那个肉身是不做任何防腐处理的。我们知道现在九华山还有那个装缸,更早的时候不装缸的。比如说四祖叫五祖弘忍去修塔,“我的塔修好了没有,修好了我就走了”,塔就是他(指四祖)住的房子。所以直到现在四祖寺附近还有个毗卢塔。不过现在那个中间是空的,因为四祖的肉身不知道弄哪去了。(四祖)圆寂了以后就直接运到塔里面去,做了一个仪式就供里面了。四面透风的,供人观瞻,栩栩如生。这是什么力量导致肉身不坏呢?恐怕说起来就有点神秘了。当然我们讲舍利子是戒定慧熏修的结果,那肉身当然也是戒定慧熏修的结果。当然对于修行的要求要更高了。 所以般若经里面讲的般若智慧不是脑筋急转弯,不是说个什么俏皮话,问我“什么是西来意”,我说那个什么“郑州的萝卜重七斤”。这个在禅宗公案里面经常有,一问我“什么是佛法大意”,“刚做了一件衣服重三斤”,都是这种。后来很多人就觉得禅宗很容易,你答非所问就可以了。肯定不是这样的。因为人家是悟道了以后可以这样,没有悟道,你那样是玩弄佛法,玩火要自焚的,那个是很可怕的。 禅宗的这些祖师们深得般若智慧,长期作般若正观,不仅正观,而且得了三昧。禅宗之所以被大家视为神奇,他怎么修行,比如这个禅师自己怎么修行,他不告诉你。他证得了什么,他也不会告诉你。他用什么方法教你,他事前也不会告诉你。反正他就想办法把你收拾开悟就行了。这个就是古代黄檗禅师讲的“大唐国里无禅师”,要高明的手段,要善于观察时节因缘,还要看能不能找到合格的根器。有的找不到合格的根器做传人不就断了嘛。比如说沩仰宗传了七代没有了,云门宗、法眼宗,像法眼宗传到三代到四代就没有了,永明延寿以后很快就绝传了,因为没有人能接得上。人这个传承是可以断的,也不能保证他不断。没有关系。但是佛法、般若智慧所要认知的对象——佛法的真理,它在法界是不会断的。而我们心灵深处,我们讲人人本具般若智慧嘛,人人本具如来佛性等等,这个精神的基因是不会断的。我们讲的是精神传统嘛,这个精神传统是不会断的,时时会得般若经的滋润而激活。所以哪怕这方法断了20年、30年甚至是100年都没有关系。我们这些人的基因会在,所以你读般若经还会感觉到亲切。 所以当读到这个<东北方品>,了解了这一段讲的内容,就感觉到欢欣鼓舞,那个自信心难以言表——找到传承了。我这里讲的传承就很要紧。我们不要以为一定要拜哪个师父,这个很要紧。如果找一个善知识,他会手把手的教你,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。但是不要以为非得这样做不可。历史上也有好多高僧,在断了人的这个“一代一人、师资相传”的传承以后,照样可以把这个传承续上。为什么能续上?因为这个般若经所讲的般若正观这样的方法,我们读了以后照样能够上手去修,照样可以用般若正观来证三昧、来开悟。开悟这个事情,他要靠我们各人的福德智慧资粮,这是具体的因缘。但是一切法都同时具足法界的一切,我们要讲的直白一点呢,你可以从信息论的角度讲“法界是全息的,任何一法都具足法界的信息”。同时,法界真谛永在。法界的真谛不会因为佛出世或者佛不出世就发生任何改变。佛有因缘就会出世,就会宣说真理,我们就知道了。佛不出世也没关系,那个真理暂时被遮蔽了。有合适的人(独觉佛)就可以发现。我们机缘成熟的时候,照样还可以去领悟很多道理,甚至重新去发现佛经,对我们的修行有指导。这个传承是可以接得上的。(这就是)我当年读般若经的一个新发现。(待续) 道法法师简介 道法法师,俗名宋道发,1968年生,安徽颍上人,哲学博士。 1995年至2001年,师从复旦大学哲学系王雷泉教授读佛教哲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,2001年到2012年,在浙江工商大学任教,先后担任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和哲学系主任等职,兼任杭州佛学院研究生导师、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,并于2005年至2007年在职脱产师从四川大学陈兵教授做博士后研究。 2012年8月出家,2013年8月在云居山真如禅寺受具足戒。2014年初到2016年底,在柏林禅寺阅藏禅修,兼任河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。2017年元月,到苏州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,任研究生导师。代表作有《佛教史观研究》《佛祖统纪校注》等。 |
www.suzhouborechanlin.org 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福湖路香雪村 电话:0512-66237365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|
Copyright©2015-2025 苏州市光福般若禅林 All Rights Reserved [苏ICP备15014765;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:苏(2023)0500016] |